重慶萬州經開8億接盤金龍管業 再重組試水混改
作者: 日期:2017-08-10 來源: 關注:15
作為當地推進經濟發展的六大項目之一,萬州經開計劃盤活金龍集團有效產能,補充和完善當地電子、汽車產業鏈。
在與浙江海亮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亮股份”)重組告吹后,金龍精密銅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金龍集團”)的新接盤方浮出水面。
12月19日,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從權威渠道獲悉,重慶市萬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已和金龍集團簽署戰略合作協議,由前者下屬國有獨資企業萬州經濟技術開發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萬州經開”)全方位協同重組金龍集團。而自今年7月以來,萬州經開公司已斥資近8億元人民幣,與金龍集團開始實質性戰略合作。
金龍集團首度披露與萬州經開區方面合作的細節。目前,萬州經開公司已參股金龍集團,且即將成為金龍集團與德國KME公司合資成立的香港凱美龍公司的股東。此外,萬州經開公司與金龍集團開展委托加工合作也已形成規模化,幾乎覆蓋金龍集團所有國內公司。
重慶萬州區方面表示,“以國有資本來重組金龍集團,是一次混合經濟發展的有益探索。”
曾經的輝煌
金龍集團提供的資料顯示,作為全球最大銅管業企業,金龍集團境內外下轄11家銅管生產廠家、23條銅管生產線,銅管產能達到65萬噸/年,位列中國500強企業第323位和河南省民營企業百強第一位。
自2000年初開始,金龍集團先后收購重組江蘇太倉銅材、中國科學院713研究中心等7家企業。2008年以后,公司加快實施“走出去”戰略:2009年,金龍集團投資1億美元在墨西哥科韋拉州建立6萬噸精密銅管項目;2014年,再度投資1億美元在美國阿拉巴馬州建成年產6萬噸精密銅管項目;2015年,公司兼并上海日資日光銅管廠。據金龍集團統計,2015年,該企業精密銅管的國內市場占有率達到50%,北美市場占有率超過40%,亞洲市場占有率達到25%,歐洲市場占有率接近20%。
不僅如此,公司還將業務觸手伸到主業之外。自2001年起,在當地政府的規劃下,金龍集團還介入新能源行業,至今已在該行業累計投入17億元。
但規模擴張背后需要龐大的資金支持,而金龍集團的融資渠道主要依賴于銀行貸款。2014年6月,青島港銅材進口虛假倉單重復抵押騙貸案東窗事發,許多銀行開始對有色金屬行業縮小融資規模,金龍集團也“躺著中槍”。不到一年時間,其被抽貸的資金規模就達20億元以上,金龍集團陷入資金鏈短缺危機,集團資產負債率居高不下,甚至出現大額度的短貸長投現象,企業正常經營受到嚴重影響。
尋求上市未果
事實上,金龍集團曾努力化解融資渠道單一的短板。
2008年初,金龍集團引進戰略投資者渣打銀行、高盛和雷曼兄弟,三方聯手出資9000萬美元持有金龍集團25%的股權,自此,金龍集團啟動上市程序。但由于競爭激烈和財務成本較高,銅管產品的利潤空間持續壓縮,再加上2012年底開始全國性暫停IPO,金龍集團沖擊IPO失敗。
為此,金龍集團董事長李長杰曾多次反思:“金龍集團屬技術密集型和資金密集型企業,我們在技術創新、市場拓展、產能規模上打了勝仗,但不得不承認,我們在資本市場上的確經驗不足。”
屋漏偏逢連夜雨。2014年6月“青島港騙貸案”以后金龍集團只能靠壓縮訂單、減少采購、部分停產以按期還貸付息,形成生產經營惡性循環。
挽救企業,李長杰決定出售金龍集團控股權。2015年,李長杰與海亮股份約定,計劃由后者通過定增方式收購金龍集團100%股權,這一重組曾被視為全球銅管業最大規模的一次并購。但因股市政策變化,今年5月12日,海亮股份宣布終止收購,金龍集團借此脫困希望破滅。
但李長杰并未放棄重組,公司繼續尋找合適的接盤方。今年5月開始,在諸多拋出“橄欖枝”的央企中,金龍集團開始與萬州經開方面聯系,至今年6月,雙方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并敲定重組計劃。
根據雙方協議的內容顯示,萬州經開區正與金龍集團按照“三步走”的合作戰略:第一步進行委托加工合作,第二步開展產能合作,第三步推動資本合作,最終實現互利共贏。
目前,雙方已推進上述第一步和第二步的合作。不過,據了解,萬州經開方面正在對金龍集團的融資成本和生產成本進行持續性改善,“一旦條件成熟,將發揮萬州區對金龍集團的主導地位,以增資擴股的方式進行股份制改造”,知情人透露,一旦重組完成,重慶萬州將擁有對金龍集團的控股權。
“緣起”投資
金龍集團選擇與萬州經開方面合作早有基礎。
2006年8月,金龍集團為拓展西南,輻射華中市場,公司投資10多億元在重慶市江津區建成了龍煜精密銅管公司,后者年產銅管近6萬噸,年銷售收入最高時達到40多億元,成為重慶市的知名企業。
萬州區位于重慶東北部,屬三峽庫區核心。近幾年該區提出“加速產業聚集,拉長產業鏈條”的發展思路,全力打造能源建材、特色化工等五大支柱產業。
而重慶市大力發展由政府主導的投融資平臺,這種投融平臺發揮了國有資本保障民生和成為地方政府調控工具的職能,被譽為重慶市的“第三財政”。
這種政策背景給雙方合作提供了契機。根據約定,萬州經開方面計劃盤活利用金龍集團有效產能,推動重慶銅管、銅板帶等新材料發展,補充完善當地電子、汽車產業鏈。這個項目,已被列為當地推進經濟發展的六大項目之一。
除了萬州經開區的接盤外,金龍集團的自救路上還有諸多“援軍”。
李長杰回憶,此前,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到金龍集團調研之后將金龍的困難寫成《關于河南金龍集團資金緊張的情況的報告》呈報國務院;在國務院的批示下,中國銀監會明確指示各金融機構要對金龍集團不抽貸、不壓貸。而河南省包括新鄉市政府金融辦、銀監局等部門先后多次召開專門會議,研究部署如何支持金龍集團的發展。此外,上下游合作商方面也伸出援手。
多方“輸血”讓金龍集團“觸底反彈”。到今年12月份,全年預計生產達37.3萬噸,較去年增長13%,生產逐步恢復滿產。
全盤布局再規劃
在新接盤方的重組下,李長杰對金龍集團的戰略開始由“放”轉“收”。
李長杰透露,金龍集團將作出戰略重大調整,剝離部分資產,聚焦精密銅管主業。
今年,金龍集團與世界最強的銅加工企業德國凱美公司簽定合作協議,進入精密銅板帶領域,雙方在香港建立合資公司,并共同在河南新鄉投建了一座年產4.6萬噸精密銅板帶的工廠,現已投產。
在產能方面,金龍集團初步考慮對國內十個生產基地進行整合,將北方的產能向新鄉集中轉移,將南方及沿海的部分產能向重慶萬州轉移。另外,公司打算在適當的時機,將美國、墨西哥工廠整體出售,使國內生產基地的有效產能得以充分發揮。
此外,針對新能源版塊。李長杰說,截至目前金龍銅管方面累計借給新能源板塊17億元用于項目建設和生產經營,該板塊的發展態勢較為良好。但由于是非主導產業,金龍集團將計劃通過引入企業參股、控股或整體出售等方式,將新能源板塊剝離。在資本市場方面,金龍集團力爭用三年左右的時間繼續謀求上市。